BRNN >>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 >> 内容库 >>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

“这个政府和军队是真正属于人民的” ——美军观察组延安之所见

1944年7月22日,包瑞德、谢伟思等人组成的“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抵达延安,这是第一个与中国共产党最高层接触的美国官方组织。 戴维·D·包瑞德上校(中)把第18集团军的参谋长叶剑英将军介绍给美军观察团成员 观察组成员对延安的印象是矛盾的,一边是斯诺等进步美国记者报道中的“进步延安”,一边是国民党政府多年来宣传的“反动延安”…

2021-10-09

蓝天见证的友谊 ——援华美军飞行员的中国情

1978年5月,以保罗·多姆克为团长的前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来华访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会谈期间给这些美国友人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朵盛开的玫瑰花。这朵玫瑰花的背后,有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 1944年8月8日,河北省昌黎县的上空传来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一架庞大的军机在附近坠毁。中共昌黎县党委以为坠毁的是日军飞机,…

2021-10-09

“仿佛我是天外来客,却有到家的亲切感” ——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的汉斯·希伯

在鲜花簇拥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一尊高大的汉白玉雕像格外引人注目。雕像两臂交置胸前,一手持钢笔,一手持采访本,神态安详,深邃的目光凝视前方。这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唯一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波兰裔远东太平洋记者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墓雕像 希伯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25年,在目睹了五卅惨案后,他对国民党政府失望至极。但在新四军…

2021-10-09

“八路军把我们当朋友、弟兄和同志。” ——宝塔山上的中日友好摇篮

1940年11月,为了感化教育在抗日战争中收容的一批日本俘虏和投诚人员,党中央和八路军总政治部决定创办一所专门的学校——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次年5月15日,学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校址设在延安宝塔山南麓。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在宝塔山下合影 “连一辆汽车、火车都没有,是多么落后啊!只用劣等武器作战的八路军,能够战胜日军吗?和吃小米、玉米…

2021-10-09

“有许多了不起的人是我的榜样”——“洋顾问”马海德

1949年10月,一名外国人受邀参加开国大典,并被请上了天安门观礼台观礼。他就是第一位被特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籍的西方人——马海德。 青年时期的马海德 1933年,美国医生乔治·海德姆来到上海,考察当时在东方流行的热带病。在朋友的影响下,海德姆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从中知道了中国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中国共产党所…

2021-10-09
  1 2 3 4 5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