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次中欧环境政策部长对话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双方一致认为,在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的战略指引下,中欧环境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回望中欧半个世纪的交往历程,生态环境保护始终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中欧持续深化绿色合作,在多边治理、技术协同、产业互补等方面形成合力,为全球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中企制造的一款割草机器人以低碳化、智能化优势,吸引众多客商驻足。 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一张户外塑料长椅的椅座是厚厚的罐状结构,上面左右各有两个细长的缝隙。“那是为了收集雨水用的。我们的口号是不浪费一滴雨水。下雨时水从洞里进入椅子并储存在那里,最多可以储存500升水,需要时可用于灌溉。这个创意设计的应用场景很多。”日前在德国落幕的科隆国际园…
当地时间6月22日至28日,“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暨环球南方对话”系列活动走进拉美,先后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研讨会与圆桌论坛,邀请中拉各界人士对话交流,在思想激荡中增进彼此认知、促进互学互鉴。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全球南方正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完善的重要力量,各方应携手努力,加强对话交流,凝聚团结合作力量,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
本报里约热内卢7月1日电 (记者陈海琪)2025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6月3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埃及、印度尼西亚等金砖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120余名代表围绕“大金砖合作:为全球变局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中方嘉宾表示,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大金砖合作”格局形成,金砖机制的…
当地时间6月25日,“2025·中欧人权研讨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来自中国与20多个欧洲国家的100多名人权学者、政府官员、行业专家及青年代表等围绕“数智时代背景下的人权”主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全球技术浪潮中重塑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呼吁深化中欧在数字人权领域的交流互鉴,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全球数字治理格局。 “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