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NN>>“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新闻资讯>>最新资讯

“云”上生活,丰富多“彩”

2024年09月08日12:35

“有一种生活叫云南”。

云在山腰处,登顶看云海。

近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来到昆明,一同探访幸福“春城”、高原“花开”。

助力摘金夺银

“5秒准备……跳!”

随着教练一声令下,云南省游泳队运动员何鑫耀、何鑫远两兄弟跳入泳池。一时间,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泳池内水花飞溅。顷刻间,少年们的手指就已触碰对岸。撑住池沿,挺身出水——两位少年跃上池沿。

“我喜欢这种拼尽全力的感觉,想不断挑战自己。”结实的肌肉下,何鑫耀有点腼腆害羞,却也自信满满,“以后目标是金牌。”

“通过日常训练,在他们身上越来越能看见少年拼搏向上的‘精气神’。”云南省游泳队助教刘乙婵说。在她看来,体育教育是孩子进取的阶梯——“因为它把‘拼搏’的精神注入了孩子们的内心”。

海埂基地作为四季适训的平台,助力海内外拼搏进取的追梦者。

这里位于昆明市南端,是国家游泳队冬训“打卡”的高原训练基地。2024巴黎奥运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2020年东京奥运冠军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汪顺等知名运动员长期在此驻训。

“高原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耐力和体能,同时还能锻炼意志品质。”21岁的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冠军朱蕾桔说,“在这里,每个游泳运动员每天都要游很久,坚持是必备的素质。”

云南省体育局政策法规宣传处处长刘凡表示,在优先保障国家队及省级专业队训练前提下,海埂基地面向全世界开放。周边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体育队是常客。“希望全世界的运动员在海埂基地练出好成绩的同时,能感受到我们努力服务的保障。”刘凡说。

“Amazing(不可思议)!”牙买加女足运动员亚历山德拉说,“选择来这里训练,首先因为这里有超级先进的草坪和设施,而且有非常可靠的医疗团队,我的竞技能力明显提升了。在这里大家对我们非常友好,让我们感觉就像在自己家。”

云南省游泳队运动员在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进行训练。本报记者 伊霄摄

云南省游泳队运动员在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进行训练。本报记者 伊霄摄

守护水绿山青

滇池之畔,山水相依。

“如果你没有真的到滇池来,只是看看照片,就无法真实感受这里带着水气的风,萦绕在山间的雾,跳跃在水上的光……”匈牙利民主传媒集团执行总编辑大卫·本奇克望着远处风景感慨道,“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美妙!”

池水盈盈,照见今昔。“目前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夏季高温时期会有蓝藻水华现象。近年来,我们使用先进设备打散水体,扰乱同温层,避免蓝藻聚集暴发。”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滇管水务局主管邓驹恩介绍说,“但是这还不够。”

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滇池作为昆明人的母亲湖,周边居民达百万,世代“靠水吃水”,围湖造田、工业排放、生活污水等增加了治理压力。

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污。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思维:岸上岸下多头并进,上游下游齐抓共管。主城区不断畅通排水管网“毛细血管”,降低汛期雨污合流的溢流污染风险;环湖区域持续打通污水处理“神经末梢”,实现流域内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动“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全域联治”转变。

协同发展,久久为功。永久基本农田推广生态种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规划建设绿道,设定物理区隔、打造休闲长廊;以生态保护为底线,发展摄影、徒步、非遗展示等业态……滇池美起来,绿色发展给居民的生活增色添彩。

“我住在昆明十多年了。现在水清了,跑步走步的人就多了。我每天都喜欢出来走两圈,和大家一起锻炼身体。”滇池附近的居民王奶奶说。

站在西山,俯瞰滇池,气象万千。本报记者 伊霄摄

站在西山,俯瞰滇池,气象万千。本报记者 伊霄摄

凝聚万紫千红

“春城”也是“花城”。民族团结之花,四季不败,花团锦簇。

走进云南民族村,很多外国媒体人士发现: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情好客。

“舞蹈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文化活动,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团结十分重要。”《赞比亚时报》周刊主编安德鲁·摩西·米蒂说,“在我们国家也有很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生活与饮食习惯大不相同,跳舞可以让我们欢乐地聚在一起,我们都认同这样的方式。”

万紫千红总是“春”。“每年,我们独龙族都会过卡丘哇节,邀请其他民族到我们这里聚餐,有傣族、景颇族、佤族,还有白族、彝族等等,我们都很期待这个日子的来临。”来自怒江州独龙族的熊文华说,每年第一次大雪封山就是团聚之时,大家围着篝火,边吃边唱边聊,暖流涌动。

中华一家,情深意长。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动人场景,在云南处处可见。过去一年,云南省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居全国第二位。

如今,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奋进时代。一幅民族团结的壮丽画卷正在“彩云之南”徐徐展开。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成员在云南民族村体验民俗活动。徐俊摄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调研行成员在云南民族村体验民俗活动。徐俊摄

统筹:李 舫

策划:史鹏飞

审核:熊 建

文字:柳 青、邱 越

图片:伊 霄、徐 俊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