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李琰)由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京师“一带一路”论坛18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在珠海举行,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及企业界等近百名嘉宾出席。
本届论坛以“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为主题,并设立3场专题研讨会。与会人士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以及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等进行深入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一带一路学院院长王守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该学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招生,培养一批又一批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并产出一些标志性的理论成果。学院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民心相通作出积极贡献。学院还将拓展更多培训项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输送更多人才。
波黑共和国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发表视频致辞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共建“一带一路”将推动全球加强合作。它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加强卫生合作、促进就业、建立更有韧性的复苏提供了机制保障。“我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是有差异。但更多的共同点促使我们在相互理解中走到一起,而不是彼此分裂和对抗。”他强调,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新兴市场国家可持续发展,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兴旺提供了清晰思路、原则和方向。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在视频致辞中说,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领域加快发展;同时,中国实施的大规模优惠金融举措,取得积极效果,令他印象深刻。他相信,中国稳步发展,将助力吉中两国经济、文化及人道主义发展合作。
波兰前副总理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表示,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得益于自由贸易,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中国持续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推动全球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提出的高质量、包容、共赢等理念是未来全球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面临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等,世界需要共同携手面对。
德国赫尔曼·西蒙商学院名誉院长赫尔曼·西蒙通过视频向论坛发来祝贺。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合作成果丰硕,增进了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民生福祉,也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他多次访问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见证了当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将这种活力与‘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将带来新的视角和机遇。”
开幕式后,3场分论坛同时举行。在聚焦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分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应该承担起新的使命:一是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重要支撑;二是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为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提供新动能;四是为全球减贫提供新机遇。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分享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关于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并更好地“走出去”,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表示,“一带一路”给企业走出去带来机遇与挑战,企业要在绿色环保、低碳等方向积极拓展合作项目。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潘庆中认为企业不论大小都应先做好国内市场再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