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联盟动态>>“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

两个东方的碰撞——“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访学班成员观赏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

2019年10月30日17:05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兰州10月28日电(记者曾书柔)当来自“天方”的客人看到东方的器乐风采,当来自丝绸之路西端的采风者听到似曾相识的古音新曲,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27日晚,“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二期访学班的15名阿拉伯国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甘肃大剧院观赏了世界首部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二期访学班成员与《玄奘西行》演员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央民族乐团)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黄沙似雪……虚实转换间,先进的舞台声光技术营造了幽幽禅意,带领观众们沉浸在东方美学氛围中。菩提明镜、仙乐飘飘……随着玄奘一路西行剧情的演进,笛、箫、胡琴、琵琶、唢呐、阮、箜篌、艾捷克、热瓦普、冬不拉、库布孜、萨塔尔、手鼓、鹰笛等70余种民族器乐以及新疆木卡姆演唱等民族艺术在舞台上逐一呈现,既彰显玄奘为求真经执着坚韧的精神,又使观众领会了风格各异的中国民族器乐之美。

演出结束后,来自埃及、阿曼、阿联酋、科摩罗、黎巴嫩、毛里塔尼亚、苏丹、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14个媒体的15名记者深感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与《玄奘西行》总导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姜莹进行了交流。

据姜莹介绍,《玄奘西行》创作历时两年,开创了“民族器乐剧”这一新剧种。自2017年公演以来,共在海内外上演60余场次,受到了各国观众的欢迎。

《苏丹人报》记者苏珊·哈里发对剧中一些极具阿拉伯风格的器乐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姜莹表示,中国许多传统民族乐器是从古丝绸之路传入后经改造发展成型的,例如,“唢呐”一词就源于波斯语。这些乐器带着西亚、中亚各国乐器的基因,经丝绸之路传入后,被中国乐人改良发展,最终演变成今天的样子。音乐植根于文化,不同文化的音乐有共性,又各具特色,最终构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中回响。

阿联酋迪拜媒体集团记者信德·萨利姆也表示,《玄奘西行》的演出令她惊喜的是,在如此具有中国情调的舞台上看到了阿拉伯和土耳其音乐的影子,并以一种异常和谐的形式呈现出来,令人耳目一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卓有成效的。

突尼斯《曙光报》总编辑穆罕默德·福拉缇盛赞了这部民族器乐剧的舞美效果。他说:“这部时长近三小时的剧目制作精良,最让我震惊的是它将现代舞美声光技术与艺术家的表演完美结合在一起,用音乐传播思想,展示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舞台能调动70多种乐器,并以丝毫不违和的方式和鸣。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文化创新,值得推广到‘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获取更大成功,必将引起各国人民的共鸣。”

埃及《共和国报》副总编辑穆斯塔法·埃尔布洛克认为,70多种民族乐器和鸣,既服务了戏剧主题,又能使观众欣赏到各种乐器的个性美。译制优美简洁的台词即刻出现在舞台两侧,也有助于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该剧,沉浸在良好的戏剧体验当中。

姜莹说,该剧的音乐和视觉效果从创作伊始就具国际化视角,已于今年初在美国上演,获得了良好反响。未来,《玄奘西行》也将继续在海外巡演,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