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联盟动态>>“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

“一带一路”访学班走进中车四方见证“中国速度”

2019年10月31日16:0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陈一良)10月28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下称“访学班”)部分成员走进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参观中车四方产品展厅及车辆生产车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中车四方是我国重要的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也是我国知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及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出口基地。

  活动现场,中车四方工作人员向访学班成员介绍了公司历史、产品特点和公司技术研发现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据介绍,中车四方拥有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个国家级研发试验机构,并在德国、英国和泰国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中国首列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复兴号”动车组和首列城际动车组均来自于中车四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不同速度等级、适应不同运营需求的高速动车组和城际(市域)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公司自主研制的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车四方历经五年的创新攻关,打造出“复兴号”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4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在参观过程中,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晚报》第一副总编妮娜·尼奇博洛娃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高铁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这不仅对个人有益,更是国家科技水平的突破,期待中国高铁技术走进吉尔吉斯斯坦。

  “现在,对人们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2000公里的旅行,以前可能要花费我们两天两夜,但现在我们凭借高铁技术,可能只需要6个小时,这不仅不仅方便了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更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妮娜·尼奇博洛娃告诉记者,“我非常希望有一天中国的高铁技术能来到吉尔吉斯斯坦,这对我们很重要,但我们需要中国的支持,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一良 摄

  哈萨克斯坦《今日哈萨克斯坦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蒂默尔·库瓦多芬则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当今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拥有完整的高铁网络,“中国的高铁技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现在乘坐高铁可以到达中国大多数地区,这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就像童年的幻想一般,来得如此之快,让人非常意外。”

  蒂默尔·库瓦多芬告诉记者,在中车四方,他了解到关于高铁的两个知识点。

  “一个是中国高铁速度非常快,令人惊讶;另一个是,高铁自动化的装置很新,很可靠,能实现远距离运输,哪怕跨越欧亚大陆都能实现,这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让人们去亲眼见证很多东西,国家之间的相互不理解会减少,可以让各国互相分享、互相成就。”蒂默尔·库瓦多芬说。

  蒂默尔·库瓦多芬相信高铁技术一定会在哈萨克斯坦应用,“因为技术的推广正是建设‘一带一路’的目的,相信不久之后,中国会通过优秀的高铁技术,将高铁延伸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甚至欧洲,如果这条高铁线路建成,那将是一条新的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秘书处(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承办,来自欧亚地区12个国家的27家主流媒体共28位社长、总编辑、总经理和资深编辑记者参加。此次赴青岛访学的学员主要来自欧洲、中亚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