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联盟动态>>“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

外国记者走进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被眼前一幕惊艳到了

2019年09月27日14:11 来源:海外网

  86岁的祝奶奶正在红梅社区内的健康小屋测量血压。(徐亦超 摄)

  25日,“一带一路”新闻联盟短期访学班的部分成员来到本次访学的第二站——浙江杭州。在这里,学员们走访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北面的红梅社区,对街道的“医养护”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家庭逐渐小型化,老人独居的现象普遍存在。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此次访学班学员们也得以近距离感受中国的老年生活和养老关怀。

  作为城站建设时征迁安置的老居民小区,红梅社区辖区面积15.8万平方米,现有住户2592户,60岁以上老人高达1097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223人,残疾、独居、孤寡老人824人,占常住老年人口的75%以上。不过,当海外网记者走进社区,发现的俨然是一片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景象,有的在插花,有的在剪纸,老人们都能一展所长。而这里的独居老人不仅可以通过“邻里之家”一起聊天、学习、娱乐,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在医疗卫生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保障。

  严仰郁医生正在讲解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的应用 。(徐亦超 摄)

  在接受海外网记者采访时,红梅社区党委书记孙艳芬介绍说,红梅社区其实只是闸弄口街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闸弄口街道积极打造“医养护”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链,构建“助医、助安、助急、助餐、助洁、助行、助购、助聊、助乐、助学幸福养老”的“十助体系”。她坦言,在这“十助”里,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就是“助医”。但如果想让老人们安度晚年,首先需要保障的就是健康问题。为此,街道整合优化了辖区的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当属搭建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绝对不是所谓的‘大数据噱头’”,孙艳芬强调,以今年86岁的祝奶奶为例,平日祝奶奶有血压偏高的毛病,社区的生活护理员会带着智能医疗设备,每周上门两次,为她测量血压、血糖。祝奶奶的任何检测数据,都会传送到街道的健康养老服务平台上,如果数据显示老人身体不适,祝奶奶的子女和家庭签约医生都会立即收到消息,实现远程信息共享。

  孙艳芬表示,目前街道共为辖区1300余名老人提供家访式的健康服务,并及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汇总健康小屋、居家穿戴、上门服务等所有检测数据,同步上传至医疗科技公司云平台,辖区内老人实现“一人一档”。几年来,已建立健康档案18291份,实施健康检测达14万余人次。“老人的子女们只需下载一个APP,就可在手机上随时看到父母的健康数据。”

  访学班的外国记者开心地与三位剪纸的老人合影。(王澍彬 摄)

  另一方面,这个手机APP还设有专门的医生版本,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严仰郁就是一名家庭签约医生,为街道辖区内的上千名签约病人提供服务。他对记者说,自己能在手机上查看签约病人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病人的身体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饮食和生活建议。如果发现数据异常,还可马上赶往老人家中看诊。”

  数据显示,闸弄口街道已处置老年人家中意外情况20余起,提供关爱服务16万次,建立了15支共342人的邻里互助队伍。街道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整合优化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2016年,街道智慧养老项目被评为杭州市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试点项目。2017年,被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评为杭州唯一的一个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2018年被评为杭州市最美敬老爱老示范街道。

  “经过这两年的努力,我们打造的‘医养护’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链,已基本满足了老年群体就近享受医疗、康复、健康体检、养老等各项医养服务需求”,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有外国记者参观完之后,决定把“福”带回家。 (王澍彬 摄)

  本次访学班的一众外国媒体人在结束参观之后也对红梅社区这种“医养护”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链赞不绝口。墨西哥通讯社国际部副主任亚历杭德罗·加扎对记者说,“我觉得这种服务形式真的很不错,运用了这么多的高新科技和复杂设备简直把我惊艳到了!我想这对老年人而言确实很有帮助。”秘鲁安第斯通讯社记者辛蒂娅·贝拉尔德则认为,中国在老年人医养服务系统方面的这种模式可以应用于自己的国家。“我们能从中国身上学习很多经验,如果这样先进的模式可以在秘鲁得到应用的话,相信秘鲁老年人的生活水准可以得到改善。”

  而阿根廷美洲电视台24频道的记者安德烈斯·佛罗雷斯则对中国老年人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印象很深,他表示,像是剪纸或是木匠工艺这样无疑可以给老年人们带来许多欢乐。(海外网 徐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