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联盟动态>>“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

加强交流互鉴 共促媒体发展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培训侧记

李志强
2019年09月23日0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下的北京金桂飘香。9月17日至20日,来自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及西班牙主流媒体的50名资深编辑记者,作为“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的首期学员,开始了第一站北京行。讲座授课、参观媒体、交流访问……“新时代、新理念、新媒体、新技术”是此次“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的主题。首次来华的南非《先驱报》兼《周末邮报》总编辑恩瓦比萨·马昆加难掩兴奋之情:“感受中国媒体的全新发展,学到了新理念,了解了新技术!”

  “感谢中国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

  开班第一课,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晓虹讲授“视听新媒体的理念与实践”。高教授从无人机的使用和航拍讲起,将新闻短视频化、盲人“读”电影等新媒体理念娓娓道来,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新媒体是这样的呀!传媒课程也可以这样讲呀!”别开生面的教学赢得学员们的掌声。课后,尼日利亚《领航报》总编辑奥斯汀·马霍向高教授致敬:“您把爱国育人融入新媒体教学中,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我要把这种授课方式带回国去。”作为所在城市唯一的传媒学博士,马霍兼任两所大学的传媒硕士导师。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丝路精神的核心。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秘书处(人民日报社对外交流合作部)和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承办的此次访学班,目的就是推动中外媒体对话交流、互学互鉴。

  分享最好、最新的新媒体采编理念和技术,是访学班培训课程设置的一大特点。“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制作”“中国新媒体业态的现状和趋势”……几天来,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全媒体制作一部的采编骨干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付晓光等5名“80后”,纷纷亮出“绝活儿”。“太棒了”“真过瘾”成为访学班全体学员们这几天的口头禅。

  “原来一直认为社交媒体和网络载体就是新媒体的全部,老师们的讲课扩充了我对新媒体的认知。感谢中国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利比里亚《传统报》执行总编辑穆罕默德·凯恩说。

  “每次来中国,都有新收获”

  根据开班前的问卷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着重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成就。“订单式”授课收获众多点赞。

  “几天的访学,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进步。以前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网络和西方书籍,看来远远不够。”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政治新闻部主任斯菲索·马兰古的观点,得到了墨西哥通讯社音像部副主任萨尔瓦多·阿瓦雷斯、智利《柜台报》编辑瓦莱里亚·阿科斯塔·霍埃尔赫斯等人的认同。

  “一两年来一次中国还是太少!每次来中国,都有新收获。”毛里求斯国家电视台高级编辑杰夫·蒂埃里·拉马索米曾多次参与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他高度认同这样的判断——“经过6年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新媒体范例短视频《总书记的一天》,因直观生动屡屡被学员们提及。在访学班的微信群里,加纳《每日写真报》特约撰稿人埃德蒙·史密斯积极同大家分享在北京拍摄的照片:“希望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更真实立体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

  访学班班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龙说,访学班为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媒体人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平台,有助于互相学习借鉴,加强媒体融合,更好地共同讲述互利共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