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内容库>>《人民日报》

中国援建水井让柬埔寨茶胶省村民度过严酷旱季,他们表示——

“感谢中国朋友帮我们开出了幸福泉”(共建一带一路)

赴柬埔寨特派记者  丁  子  赵益普
2019年04月20日11: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巴提县不止有幸福泉。全县16家工业企业中,有14家是中国人创办的,这也是当地人幸福的源泉。”

  ■“我们把这些井打在贫困家庭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及学校等公共场所,让更多需要的人得到帮助,感受幸福泉带来的幸福。”

     

  柬埔寨茶胶省巴提县距首都金边西南约50公里。得知我们要来采访当地的“丝路之友·幸福泉”农村水井项目,副县长索帕早早就等在2号公路边的一个加油站。这位衣着简朴、略带腼腆的中年汉子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你们来这里,非常感谢中国朋友帮我们开出了幸福泉。”

  “一年四季能喝到干净水,那就是最幸福的事”

  “丝路之友·幸福泉”农村水井项目是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简称基金会)援柬民生公益项目,计划为茶胶省巴提县、伯雷楚萨县两县18乡建成200口水井。这两个县民众生活用水极度缺乏,雨季时通过大缸或简陋的蓄水池收集雨水饮用或保存,旱季通过买水解决生活问题。据索帕介绍,仅旱季买水一项,当地每户家庭每月就要花费10到15美元。当地人生活并不富裕,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向记者讲述了这200口水井落户茶胶省的故事。“2016年,我和一位中国朋友路过茶胶省,他想到当地农村看看。我就带他到了当地一户人家,男主人叫努克。努克想招待我们喝口水,但门口缸里的存水实在没法喝。于是,他不顾炎热,走到2号公路上截住卖水的水车,给我们买了点洁净的水。”

  当地家家户户庭院里都有存水的大缸,高约1.2米,最粗处直径约1米,一般每户人家至少有两三口。“努克的儿子放学回来,想舀缸里的水洗把脸,被努克骂了一顿。父子俩闹得不太愉快。这件事对我和中国朋友触动很大,产生了为当地打井的想法。”谢莫尼勒说。

  2017年,柬埔寨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与中国有关方面合作,力促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茶胶省建立联系。2018年2月,基金会工作组赴柬埔寨考察项目。“我们看到了村民极度缺水的状况,有的老人、孩子甚至因为饮用缸里久存的水而生病。有位村民对我们说,如果村子里能有一口井,一年四季能喝到干净水,那就是最幸福的事!从那一刻起,‘幸福泉’这粒种子就开始在我们心底发芽。”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项目主管刘娜对本报记者说。

  “中国兄弟帮我们打水井,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回国后,第一时间启动项目立项审批程序。经基金会理事会研究决定,与柬方有关部门签署协议,设立中柬“丝路之友·幸福泉”农村水井项目,总投资44万美元,惠及当地近20万人口。

  今年3月11日,项目首期工程竣工仪式在巴提县举行。“截至3月26日,幸福泉项目一期144口水井已交付使用,我们将与柬方共同完成后续打井工作。”刘娜说。

  “这些水井帮了我们大忙。”索帕对本报记者说:“乡村没有自来水,又没钱打井,大小旱灾年年发生。这不,刚刚又发了高温预警,4月到6月间,持续的干旱肯定会让很多村民家断水。没有新打的这些井,今年大家不知要多遭多少罪。”

  索帕带我们去看一口幸福泉水井,远远就听到孩子们在井边欢乐的嬉闹声。新砌的井池旁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中柬两种文字写着“丝路之友·幸福泉”字样。孩子们一人压水,其他人泼水嬉戏,七八个村民打水之余在井边聊天。

  45岁的村民勒乔正在打水。勒乔家里6口人,一直在村里生活。“以前这个季节没水,水缸和蓄水池都干了,我们就要外出去买。有时候家里的钱只够买喝的水,没有钱买水浇地,只能眼睁睁看着田里的香蕉、木瓜干死。现在有了井,省钱还方便。中国兄弟帮我们打水井,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我们把这些井打在贫困家庭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及学校等公共场所,让更多需要的人得到帮助,感受幸福泉带来的幸福。”索帕说。

  “这些井都是经过专业勘测后打下的,深度在100米到120米,几乎是常规水井深度的一倍。我们还把水样送到金边权威部门检测,并提供后期滤水设备,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当地民众健康饮水。”刘娜说。

  喝上一口幸福泉的水,果真清洌甘甜。

  记者离开幸福泉时,孩子们还在嬉戏,勒乔和其他村民远远地向我们挥手告别。

  “民心相通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奠定牢固基础”

  幸福泉是关乎当地人生活的幸福工程,也是体现中柬两国友谊的民心工程。

  “打井施工、出水、取水样等重要时刻,很多村民全程守在旁边,眼神中充满着期盼。我们可以感受到,幸福泉项目凝聚了中国人民对柬埔寨人民的真挚情谊,也汇集了中国人民对柬埔寨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刘娜说。

  “巴提县不止有幸福泉。全县16家工业企业中,有14家是中国人创办的,这也是当地人幸福的源泉。”巴提县县长波金对本报记者说。据介绍,这些中资企业涉及服装制衣、建材等行业,解决了当地近两万人就业。

  幸福泉不仅保障了民众的生活,也让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据介绍,当地工厂里一名工人一天工资约为10美元,此前为了保证饮用水,一天他们至少得花费1美元。如今有了可以饮用的井水,他们省下的钱可以补贴家用。工人的心稳了,企业的信心增强了,当地经济也得到了切实发展。

  “像幸福泉这样的工程,既能解决当地人的实际困难,又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最及时、最见效的民心工程。民心相通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奠定牢固基础。”谢莫尼勒说。

  据波金介绍,巴提县每年还有很多学生和公务员到中国接受培训,中国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奖学金。“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相信柬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在不断交流中会更加深厚,直到永远!”波金说。

  (本报柬埔寨茶胶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