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今天就跟随我们一起到“药王”的故乡陕西铜川去看看。…
义务守护革命旧址,67岁老人自编快板讲革命故事10余年 “我要一直在这里给大家义务讲解,讲好党的故事。”67岁的杜天祥是陕西铜川陈家坡会议旧址展览馆的一名义务讲解员。一身红军服、一副快板、一口陕西方言,虽然讲解工作没有报酬,但他总是以最饱满的姿态接待每一位来参观的客人,10年来已累计为几十万名观众讲解革命历史,宣讲红色故事。1933年8月14日,…
“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在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采访调研行南线5天的行程中,从亲身经历和中外媒体记者口中的一声声赞叹中得到答案,那就是“变化”。 在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司马迁祠和韩城古城,我们看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日益完善,看到非遗文化从传承到创新的动态发展。 从大荔冬枣变“夏枣”的奇迹、平利县蒋家坪漫山的茶园中…
图为西安西咸新区的西部云谷。 李一璠 摄 中新网西安8月7日电 (杨英琦 李一璠)“两链融合是秦创原的本质,创新发展是秦创原的灵魂。”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对外合作部部长王胜军7日表示,作为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下简称:秦创原)总体功能定位是“聚焦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动能、构建创新生态”。 据了解,秦创原建设提出要构…
国家电投陕西分公司渭南联合光伏电站项目。本报通讯员 彭一鹏摄 8月1日,在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人民日报社古巴籍记者亚瑟夫正在学习打快板。群众新闻网记者 王若歆摄 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茶山。 本报记者 梁少飞摄 “陕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太多让我印象深刻的见闻。作为一名外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