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啥从食肉动物转变为“素食者”? 为什么大熊猫不是在吃就是在睡? 大熊猫的黑眼圈是不是熬夜熬出来的? 大熊猫基地里,其实也保护和繁育小熊猫?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里都能找到。从讲解员的耐心细致解答,到随处可见的科普标牌,再到充满互动的大熊猫研学活动,多样的科普形式和手段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让观众在了解…
在10月24日世界脊髓灰质炎日到来之际,签署援巴基斯坦脊髓灰质炎疫苗项目立项换文写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表明中国携手各方根除脊髓灰质炎、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在我们的孩提时代,脊髓灰质炎是令人胆战心惊的疾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出现使病例大幅下降。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病毒仍在125个国家肆虐,每天有上千名儿…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上,《绿色“一带一路”10周年创新理念与实践案例》成果正式亮相。该成果由中国外文局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指导,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并纳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10年来,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据新华社科威特城10月23日电 (方思航、张元虎)中国海军第四十四批护航编队圆满结束对科威特的友好访问,于当地时间22日上午离开舒韦赫港。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4日 03 版)…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近日,首届国际传播“丝路奖”获奖嘉宾与中方记者代表来到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近距离探秘大熊猫繁育研究工作,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动实践。 金秋时节,成都市成华区熊猫大道两旁,林涛阵阵,碧草如茵,健身步道与城市公园和谐相融,不时有市民漫步其中。 “丝路奖”获奖嘉宾在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人民网记者 王影迪摄 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