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带一路’艺旅绽放”系列报道,邀请嘉宾讲述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文化、艺术、旅游交流合作的动人故事。 ——编 者 与东盟的“相互阅读” 东 西 多年前,我在泰国曼谷和越…
图①:阿齐兹在老舍纪念馆。 阿齐兹供图 图②: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书展中国展区。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图③:张洪波(右)与俄罗斯汉学家。 张洪波供图 图④:“‘一带一路’青年诗会”活动现场。 中国作协外联部供图 图⑤:东西在新书分享会上。 东 西供图…
10月7日,为期10天的2023年利雅得国际书展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落下帷幕。作为阿拉伯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展会之一,本届书展以“鼓舞人心的目的地”为主题,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家出版社参展,吸引观众超过百万人次。书展期间,中国出版企业集中参展,一批优秀中国主题图书与阿拉伯国家读者见面,多项中沙、中阿文化交流活动举行,为推动中阿出版合…
本报昆明10月8日电 (记者朱思雄、徐元锋、李茂颖)“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首发仪式8日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举行。当日上午,满载东南亚水果、橡胶等产品以及云南特色商品的班列鸣笛,缓缓驶离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中老铁路“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发车现场,一块LED大屏同步展现上海芦潮港站、老挝万象南站发车“双向奔赴”的场景。 …
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图为开发区内安装的太阳能路灯。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在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日常巡视。 本报记者 宋亦然摄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 本报记者 薛 丹摄 位于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的札纳塔斯风电站。…